早期肾癌缺乏明显病征,不少肾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。不过近年来医药推陈出新,现在有一种称为双标靶治疗的创新疗法,为患者在治疗上提供了另一个选择。
▶双标靶治疗
对比单独使用mTOR抑制剂,双标靶治疗混合mTOR抑制剂和酪氨酸激酶受体(RTK)抑制剂,可延长患者的无恶化存活期和整体存活期。
在双标靶治疗的情况下,医生可将mTOR抑制剂的剂量减半,根据临床经验,常见的副作用也会相应减少。而RTK抑制剂的副作用相对较容易接受,患者无须过分担心。
▶治疗案例
曾有位六岁多、患有第三期肾癌的患者,接受手术半年后第一次复发,患者当时服食了一种可干扰血管增生的标靶药物。
随后相隔一年再度复发,在复发后,患者转用一种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,此药不久便出现抗药性,并有扩散迹象。患者其后转免疫治疗,但疗效也不太理想,癌细胞更扩散到脑部。
最后,患者同意进行双标靶治疗,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,发现扩散情况有所改善,患者体内包括已扩散的肿瘤逐渐缩小,但不幸的是治疗进行了九个月后,患者却因为并发症不治。
双标靶治疗在复发初期的疗效未有足够证据证实,但展望未来,双标靶治疗在临床应用上取得更多疗效实证之后,或将惠及更多患者。
虽然现在还未有一套选取各种标靶治疗药物的标准指引,但若患者在接受一线标靶治疗期间,短时间内,例如半年内出现抗药性,医生一般会跟患者商议,考虑选用其他类别的标靶药物,希望透过不同药理机制有效控制病情。
作者:张宽耀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