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药物研发是一条漫长艰苦、充满不确定性的“荆棘路”。但,当下大部分的药物研发仍远远落后于疾病发展,患者在等待,社会需要创新。深知这一点,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(简称:GSK)从未停止创新研发的脚步……
GSK始终坚持以科学为导向来研发新药、新疫苗和新消费保健品,研发历史长达150多年。为了提高创新药物的研发速度,GSK集思广益,不断招募精英,其全球研发团队已超过10000名员工。他们致力于寻找改善疾病和疾病预防及治疗的新方法,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不断取得成功。2009年以来,GSK在全世界获批的新药是最多的。
当前,世界各国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表现参差不齐。2016年,麦肯锡发布了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》研究报告。报告显示,美国对全球创新贡献率高达50%,位居榜首且独占第一梯队;日本、英国、德国和瑞士等制药强国位居第二梯队,创新贡献率5%—10%;中国则以低于5%的贡献率被列入第三梯队。
创新药物研发的道路是曲折的,如果仅靠单个企业的力量,可能无法更好地实现造福人类的宏伟蓝图。意识到这一点,GSK多年来一直积极寻找优秀的战略合作伙伴,期待携手共进。经过不懈努力,GSK成为在华规模较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,与30多家中国领先医科大学和医院合作,提升本地研发能力,努力帮助改变中国人民的健康、命运和未来。
2015年5月,“2020中枢神经”项目正式启动,为中国的学术研究者与GSK合作提供了机会。双方携手将共同促进创新药物研发,加速形成新型且有效治疗神经疾病的研究概念,开发新的差异化的药物。
2016年3月,GSK在北京成立了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研究所,目标是为中国患者提供可持续的、可负担的治疗选择。研究所将GSK在传染病领域的研发实力与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专注点相统一,并作为与学术界、政府、医疗服务提供者和监管者携手合作的中心。
2017年1月,GSK在清华大学成立全球健康中心。该中心是通过清华大学医学院与GSK之间的合作而建立的,目的是培养传染病药物开发能力,以及在中国培养下一代全球卫生领导者。
2018年11月,GSK宣布与中国领先学术机构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合作,建立一个专注于全球卫生管理、健康教育和传播的机构。该机构旨在更好地了解和制定策略,以应对全球主要健康挑战,如抗生素耐药性问题。
100多年来,GSK秉承“立足中国、携手中国、服务中国”的理念,携手中国多家先进医科大学与医院积极探索创新药物的研发。从2011年到2016年,根据中国客户的定制化需求,GSK的消费保健品业务推出了24种创新产品。目前,GSK还有许多潜在新药和疫苗尚在开发中……
随着世界财富的增长和人口的老龄化,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将不断提高,而现有的药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,创新药物研发势在必行。对于当前的医药市场而言,创新药物研发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。GSK愿意迎接这样的挑战,并将为之不懈奋斗,实现造福全人类的承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