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适的在家化疗对病情康复有助力,但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肿瘤科医生表示,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,如何才算有利的在家化疗呢?
癌症治疗对患者来说是长期作战,除了耗费金钱外,还须留院接受治疗,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。以一些肠癌和胰脏癌患者为例,过往进行化疗须留院两晚,连续48小时在手部静脉接受俗称「吊针」的滴注化疗,除了会导致手部疼痛淤黑、影响活动能力外,医院的环境容易令患者心情郁闷,并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。
近年公立医院及私营日间肿瘤中心,相继推行在家化疗服务。经医生评估认为合适后,肠癌及胰脏癌患者可接受微创手术,在上心室皮层下放置中央静脉注射装置,经导管连接上腔静脉,再接驳便携式化疗输液器,内里已盛载化疗药。由于输液器体积细小,可放在口袋中随身携带,而且输入药液的过程全自动,不需进行操作或设定,患者只需听从护士的指示监察装置,便可回家进行化疗,其间更可如常外出活动。
曾有一位患有胰脏癌的60岁女病人,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和肝,因经过第一线化疗后疗效欠佳,故接受医生建议,在家中进行第二线化疗疗程,在疗效不受影响的同时,患者无须住院,在家亦有家人照顾和陪伴,心情得以放松。完成治疗后,让医生拆除输液器和导管,便可照常生活。
不过,并非所有患者适合在家化疗,病人必须具有基本护理知识和自理能力才可以。因此患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并不适合,以免不慎拔掉喉管,导致受伤或影响疗效。接受在家化疗期间,患者在洗澡、睡眠和运动时须格外小心,防止输液器被弄湿或内里的药液漏出。在家化疗,理论上可应用于其他癌症,亦有助纾缓公立医院病牀紧张的压力,值得推广。
来源:Metro Daily
作者:曾伟光医生 (香港综合肿瘤中心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)